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日,“人工智能强校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界与科技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1300余位中小学校管理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强校之路”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王腾蛟教授以《探索AI时代人才培养新机制》为题,分享了高校视角下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期待与建议。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应结合AI的能力和特点,以新的视角和思路对学生进行培养,带动学生启发式思考,培养学生善用AI的能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肖海明分享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4个趋势预判,以及基于该预判所构建的“教、评、用、创”人工智能教育科研实践共同体——北京大学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联盟。

活动现场,“人工智能+脑智科学双引擎赋能教育项目”启动;全国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同步启动。在圆桌环节,多位嘉宾分别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等不同视角,就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享。(李昉、实习生曹子味)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