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强国・智见未来”人工智能活动周在雁塔校区和临潼校区盛大启幕。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作为活动主力军之一,以“人工智能+X”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全面展示了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丰硕成果。
开幕式:擘画AI发展新蓝图
校党委书记来兴平在开幕式上强调:“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强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这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师生倍感振奋。
院长于振华表示:“更名后的学院肩负新使命,将紧扣产业脉搏,深化教育大模型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果展示:硬核科技引瞩目
学院本次展示了17项教育、科研和竞赛成果,涉及矿业、医疗、农业、虚实共生等领域,其中两大明星展项尤为吸睛,分别为智芯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西小科”。
智芯人形机器人搭载能源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更强的认知能力。于振华院长介绍:"我们通过高质量知识库增强其对话能力,未来将优化算法,提升自主决策和人机交互体验。"
四足机器人“西小科”是曾亮相体育节和工作会议的“网红”机器狗,此次展示了坐、卧、行走等指令。配备热像仪、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应用于高危环境智能巡检。侯锐志老师表示:“已实现从感知到认知的跃迁,为安全巡检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学院教师侯锐志感慨道:“学院以AI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了‘基础理论认知层—场景应用能力层—伦理责任素养层’三维协同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并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生根,我感受到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创新:打造特色培养体系
学院构建了“通用AI+矿业特色应用”双维课程体系,一是学科贯通:“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行业应用”三级模块;二是产教融合:“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实践体系;三是特色案例:将煤矿智能化场景引入课堂。
学生邹明花分享感悟:“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未来将持续更新知识体系,我们对AI技术的热情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学院的特色使我们未来就业的竞争中信心满满。”
未来展望:攀登AI新高地
于振华院长表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承担着学校赋予的新期待和新使命,学院将紧抓发展机遇,围绕专业升级转型服务需求,开发行业特色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重大创新实践平台,让AI技术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的新范式。”
本次科技周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在AI领域的实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在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