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近日,辽宁何氏医学院副校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余斯乐团队在《Current Eye Research》发表了题为“评估人工智能辅助便携式裂隙灯对农村基层眼科医疗服务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在基层眼科医疗中的巨大潜力,更为资源匮乏地区的白内障筛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AI赋能白内障筛查 助力基层眼健康管理

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许多距离城市较远的白内障患者无法获得及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短板等问题,为农村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眼健康服务,辽宁何氏医学院与爱络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智能便携式裂隙灯设备iSpector。该光源与手机相机结合,能够清晰捕捉到眼前节影像。检查的同时还能通过AI辅助判断晶体混浊的情况。

为了调查人工智能辅助便携式裂隙灯iSpector和基本眼科培训对农村地区白内障检测、转诊和手术率的影响,研究团队在辽宁省法库县开展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随机对照试验,在研究中,共招募了来自法库县四个区域的63名与何氏眼科医院合作的基层医生。参与研究的基层医生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iSpector设备及培训,另一组仅接受基础眼科培训。结果显示,经过基础培训后的基层医生的白内障准确检出率有所提升,但转诊率和手术率未有明显变化,并未能实质帮助基层患者改善其健康和生活状态。但在为基层医生提供了基础培训并配备便携式裂隙灯后,干预组的转诊率和手术率也有了明显提升。

探索AI+眼科医疗新应用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余斯乐表示,此次辽宁何氏医学院联合何氏眼科发表的研究成果为便携式裂隙灯iSpector为基层眼科医疗服务中创立新型防盲治盲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其在提高白内障检测、转诊和手术率方面的显著效果。但是距离真正可持续的应用落地还有距离,也有诸多挑战需要跨越。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未来的眼科医疗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多年来,辽宁何氏医学院不断推动视觉科学相关关键核心科研技术的创新和产业转化。未来,辽宁何氏医学院将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探索AI技术在其他眼科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眼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