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探索与应用创新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承办。在创新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共同推动下,该论坛紧密结合当前产业需求,邀请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分享各自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实践经验和深刻见解,同台碰撞思维、共话行业前沿,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孙立宁作《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进展与协同创新》主题分享。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孙立宁围绕人形机器人的背景、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实际应用等方面深度剖析了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深刻意义,提出发展建议,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苏州作为江苏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城市所做工作,号召与会嘉宾与园区、苏州合作,推动该产业商业化落地。

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智能是机器人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现场,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运控部负责人郭宜劼带来《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智能》主题分享,聚焦具身智能时代的运动智能的内涵与挑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全身动作控制、全身动作模仿等方面的进展,与全身混合任务模仿、构建全身技能库等方面的技术预见。此外,他还展示了国地共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在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基于大小脑的具身智能体开物等方面的亮点成果。

“什么是通用机器人?”“通用机器人通往何方?”……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伙人、算法工程负责人史雪松带来以《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驱动通用机器人》为题的分享。在他看来,从定制化到泛化、从单任务到多任务、从结构化环境到非结构化环境,多模态大模型可以作为通用机器人智能的核心部分,使得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指令和周围的环境,从而执行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形成在工业、物流、零售等多个领域广泛的应用潜力。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志强带来《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破风者》主题分享。他指出,当前围绕基础模型、稳定本体、规模应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挑战共识正逐步形成,并分享了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破风者过程中,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生产中心、核心动力组件检验检测中心、关键示范性应用场景等建设方面开展的重要工作,希望下阶段大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场景和行业爆发点》为主题,围绕人形机器人落地进展情况的判断、“落地难”面临的技术和市场挑战、行业爆发点的驱动因素和关键里程碑以及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碰撞思想火花,为与会嘉宾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苏报融媒记者 董捷 通讯员 袁克轩 文/图)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