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发改委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落实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称,最高人民法院会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消费措施名单推送给民航局和铁路总公司,按名单执行惩戒措施。7月底,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与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云从科技正式成立 智慧民航联合研究中心 (Smart Aviation Research Centre,简称SARC)。将针对民航领域的数据信息与应用需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升级机场安全、服务、商业、管理等方面,从而推进中国民航领域的智慧化进程。
SARC成立背景
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院校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以 中共民航局党校 、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 中国民航安全学院 三个平台为基础,打造 民航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民航改革与发展思想库、民航应用型人才培养摇篮 ,承担着民航业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中国民航的科技发展有着引导作用。
云从科技是中国民航领域领先的人工智能供应商,产品遍布全国超过50多个机场,覆盖整体监控、安检口、会员贵宾厅、登机口、停机坪等从外至内多个场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 一带一路 战略的深化,中国从航空大国走向了航空强国。双方合作成立的SARC智慧民航联合研究中心,将借助云从科技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民航改革,在安全、服务、商业、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民航科技水准,推进中国民航领域全面智慧化。
中科大、中科院系智库
SARC智慧民航联合研究中心由周曦博士与刘一博士领军。周曦博士为云从科技创始人,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及产业界的风云人物,刘一教授作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民航大数据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负责人,是我国民航业内大数据与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带头人本科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后周曦赴美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Tomas S.Huang教授并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博士学位,刘一则在中科院继续深造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并长期在民航业从事民航大数据、信息化、智慧机场等领域的研究。
SARC智慧民航联合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人员亦有多位来自 中科大、中科院 的 中科系 成员。近年来, 中科系 在人工智能的诸多领域,如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等取得了骄人战绩,形成了一批顶级独角兽公司与研究团队。此次SARC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整合全球人工智能、民航信息化、民航业务流程等产学研领域的行业与技术资源,形成 顶级智库 ,也将拉开 中科系 进军民航这一垂直领域的序幕。
SARC引领民航智慧化
SARC智慧民航联合研究中心将针对民航领域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信息技术方向开展联合创新研发,并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产品化和产业化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面向民航需求的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旅客价值模型和旅客等级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民航行业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
研究中心将从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在 AI+安全 、 AI+服务 、 AI+商业 、 AI+运营 、 AI+管理 等领域发力。
AI+安全,是航空出行的根基。AI可以辨识每一个正常旅客便捷出入机场安检、登机口,阻挡敏感旅客进入机场。截止目前,云从科技 AI+安全 已经在广州白云机场等数十个机场全面部署。
AI+服务,是人工智能的价值所在。AI通过提供包括登机信息、天气情况、地图指引等方式,帮助旅客指引其抵达登机口。智慧航显目前已经在银川机场等机场实现,并被CCTV报道。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还将利用大数据对旅客进行价值评估,帮助航空公司识别特殊旅客、贵宾旅客、行动不便的旅客并提供专属服务。
AI+商业,将提升机场作为大型交通枢纽的商业属性。SARC将帮助机场建立智慧无人店,激发更多消费可能。还将分析人流、顾客属性、购买转化率等,为机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大化机场消费区域投入产出比,规划机场商业运营的最优闭环。
AI+运营,将帮助航空公司、巡检以及后勤保障等人员,规划合理行迹路线,大幅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帮助机场管控人员协调摆渡车以及行李运送车路径,加快飞机从落地到后续起飞之间的保障速度,从而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减少等待并提升乘客满意度。
云从科技孵化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据官方数据,这家 中科系 企业早已在29个省级行政区上线了自己的警务产品,截止今年 3月,已协助各地警方抓获2605名嫌疑人。这次,民航局将借助云从科技的AI力量,终让 老赖 逃无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