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但可能 黑 掉某个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能力,而且可能 黑 掉一代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体悟。键盘正在取代纸笔,或许终有一天,我们只有在需要以审美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时,才会拿起纸笔。而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如果因为从小对 写字机器人 的依赖而无法落笔就悔之晚矣了。

对于 写字机器人 ,大部分网友把矛头指向教育,认为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 黑科技 诞生的原因。应该说,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某项工作或劳动的具体形态可以被科技改变,但它内在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却不应因此而抹杀。

拿 写字机器人 来说,小学生抄写汉字这一动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最浅层的当然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仅从这个层面而言,可以通过 写字机器人 来完成;如果老师带有体罚性地让学生大量抄写,学生用 黑科技 来应对,更是无可厚非。

不过,往更深一层看,抄写本身并不是目的,正所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生学习生字和课文离不开记忆,抄写正是为了更好地记忆。事实也已经证明,眼口手配合的活动对于促进记忆确有帮助。因此,如果把抄写完全交给 黑科技 ,显然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学习一个字或一篇课文需要抄多少遍也应该因人而异。

如果再深入到汉字的文化特性中,我们还会发现,方块结构的汉字除了表意交流的作用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书法这门中国独有的艺术。汉字对于中国文化具有本根的意义。我们学习汉字,除了明白它的读音和意思,还应该体会它的审美意味。而对于汉字审美意味的掌握,则必须通过实际的书写感受每一笔的起承转合以及笔画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线条营造的时空之美。而这些是目前的 写字机器人 无法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写字机器人 确实有 黑 的一面,它不但可能 黑 掉某个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能力,而且可能 黑 掉一代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体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键盘正在取代纸笔。或许终有一天,我们只有在需要以审美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时,才会拿起纸笔书写汉字。而那时,如果因为从小对 写字机器人 的依赖而无法落笔就悔之晚矣了。

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彻底封杀这样的黑科技呢?恰恰相反,正确的方法是科学地回答 写字机器人 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认真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减少乃至杜绝体罚式的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应思考如何填平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鸿沟。在某种程度上,科技就是为 懒人 而生的。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在帮助人从重复的工作、繁重的劳动中获得自我解放。但这种解放不应该导致文化的散失,而应该促进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