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广州市举办工商联民营企业 两会 代表媒体座谈会。来自科技界的广州市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南公司总裁杜兰分享了如何用科技的力量从根本上助力社会扶贫工作。
搭建课程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 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
杜兰分享了自己所在企业的做法:一方面,公司为当地贫困户提供 贵州方言标注员 等技能简单、人员需求量大的在线工作岗位,将带动500人灵活就业;另一方面,讯飞的开放平台有120多万的开发者,未来希望导入这些开发者团队带动当地职校学生创业,实现更高收入,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提前探路。
同时,通过 推普脱贫 帮助山村里的孩子学会普通话,能够为他们走出大山、创造美好生活打好基础。普通话普及率较低是制约扶贫开发、技术培训等活动的重要因素。科大讯飞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务院扶贫办合作,通过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帮助少数民族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杜兰说, 语言扶贫 APP已在云南、广西、甘肃、新疆等地使用,助力累计32.8万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不仅如此,利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将一些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将优质教育资源上传到平台,基层老师调用这些好的资源和内容便可惠及更多孩子。科大讯飞的A.I.教育公益计划已陆续走进云南、贵州、四川等50多所学校,而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国3.5万所学校超过1亿师生,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人工智能+医疗,助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
另外, 医疗扶贫 也是重要的扶贫手段。杜兰认为,在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可以发挥作用。通过推进人工智能+医疗的应用落地,助力解决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困难等实际医疗问题。
通过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我们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科大讯飞的 智医助理 已在全国百余个区县,1200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3300万人次。 杜兰介绍。
最后,针对一些特殊人群,企业还可以通过 技术扶贫 手段帮助残障人士脱贫致富。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残疾人的脱贫道路更加艰难。杜兰说,用技术为残障人士赋能,通过A.I. 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 ,讯飞的 三声有幸 扶贫计划,免费为视障、听障等公益人群在阅读、聊天、社交等场景提供超过5000万次/日的语音服务,累计支持1000多家开发无障碍应用的创业团队。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企业一定能够助力国家 脱贫攻坚 。 杜兰表示,未来在国家 新基建 的整体部署下,还将携手更多的伙伴通过A.I.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推进产业升级,助力国家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